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斗争一刻也不能停歇。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能够深刻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在加大一体推进“三不腐”力度、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上下功夫,既“净其流”,更“浚其源”,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惠民惠农资金不仅传递着国家政策的温度,更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监督推动惠民惠农补贴精准发放,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应有之义。从严查“蝇贪蚁腐”到依托科技赋能,纪检监察机关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切实让惠民惠农资金用之于民、惠及于民。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节制始于慎微,成于持恒。廉洁的堤坝往往溃于细微之处的松懈。从“知足”到“知止”,关键在于慎始慎微,防患于未然。东汉名臣杨震“暮夜却金”,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四知”箴言严拒贿赂,守住了清白。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用“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的比喻告诫,廉洁一旦被小贪小占的污点沾染,便再难恢复纯净。揆诸现实,那些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往往有着相似的堕落轨迹:从笑纳“一包烟、一瓶酒”这样的“小节”失守开始,在“温水煮青蛙”般的侵蚀中逐渐丧失警惕,私欲最终如洪水决堤,不可收拾,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便是缺乏节制,放纵贪欲招致灾祸的惨痛教训。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风腐同查同治,直击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强调,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大量案例表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风腐一体的复杂生态,尤其需要下大气力研究其发生演变规律,有力有效予以施治。必须深刻把握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现实危害,深刻把握其演变方式、路径、载体等,坚持由风查腐、由腐纠风同向发力、双向突破,不断斩断风腐勾连的链条,从根本上阻断风腐演变,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扫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全民普法启新程,法治信仰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总结全民普法40年实践经验,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对于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法治建设保障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把为经营主体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各级各部门要细化分解责任,明确任务路径,在查找解决问题、提升服务水平的实践中,推动惠企惠民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意见建议和呼声,积极协调相关方面为企业提供融资、用工等要素保障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把暖企助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将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查摆清楚,及时解决企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对一些“老大难”问题,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挂账督办,尽心尽力促进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解决。进一步畅通反馈渠道,健全完善评价机制,用企业和群众可视可感的新变化,检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新成效。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家风建设关键在严。从周恩来的“十条家规”,到焦裕禄要求家人“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等,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树立了严以治家的标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修好家风建设“必修课”,把记载在典籍中、档案里的传统优秀家风、红色家风,变成严家教、正家风的行为指南,立下严规矩,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有问题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从严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带头做清正家风的倡导者、建设者、维护者。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同向发力解民忧。更好地纾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要从政策体系、服务水平、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着手。加强政策保障,推动就业、养老、托幼等政策协同发力,巩固发展高效联动的民生保障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面对群众的迫切需求,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和薄弱地区延伸,促进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纪检监察机关要深挖彻查政策执行“中梗阻”、服务群众“冷横硬”、碌碌无为“庸懒怠”行为,督促职能部门转作风、优效能,以强监督促强监管,合力办好民生实事。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搞特殊化、差别化,正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铁的纪律。今天,没有“不一样”,不搞“特殊化”,既是情感认知也是行动实践,既是作风形象也是纪律规矩。党员干部无论职务多高、功劳多大,都应该保持公仆本色,谨记自己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并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展望“十五五”,推动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卡点瓶颈,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难题要解。何以破局开路?唯有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谋发展,方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新华网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坚持人民至上,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明确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一系列决策部署为亿万人民奋进“十五五”注入强大信心与力量。
文章来源:新华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
文章来源:新华网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管党治党越有效,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就越有力。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文章来源:新华网
梦想成于实干,拼搏创造奇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都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文章来源:新华网
监督之要,在于精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农村集体资产,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曾几何时,有的村居自然风光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优良,资产资源却因各种原因长期闲置。坚持问题导向,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心静方可不滞于物、不乱于人、不困于心。党员干部要在删繁就简、去伪存真中认清本质、专心做事,持续涵养“静水流深”的稳健特质,不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夺取新胜利。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有深刻理论阐释和重要实践要求,贯穿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学好基本内容、悟透精髓要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中坚定纪检监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把纪检监察工作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打铁必须自身硬。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和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设“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专题,集中记录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论述,其中指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重要法宝”,强调“要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更加有效清除存量、遏制增量”,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等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深谋远虑,为党长期执政、永葆活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话意味深长:“把历史视角、战略思维,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谈及即将制定的新的五年规划,总书记说:“这实际上是中国的一个特色。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尊重民意并且符合实际的全面系统的规划,并且有超强的执行力来落实这些规划。”
文章来源:新华网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心县监察委员会 吴忠市同心县监察委员会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64030002250010号
备案号: 宁ICP备20000862号-1
地址: 同心县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