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节点。“五一”、端午将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山东、山西、安徽、辽宁、黑龙江等地纪委监委也陆续通报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再次释放出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节点、严肃纠治“四风”的鲜明信号。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有序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工作要求,为开展好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学习教育一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赴贵州、云南考察工作时,就深入基层一线亲自指导推动学习教育,为全党作出了示范。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00年来党的工运事业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坚持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坚持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是党领导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长期坚持。
文章来源:新华网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年轻干部作风养成,加强教育、从严监督,引导年轻干部涵养优良作风,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表彰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国性劳模表彰,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奋斗、更加智慧的创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不懈奋斗。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日公开通报了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连续公布典型问题彰显持之以恒抓作风的决心。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文章来源:新华网
厉行勤俭节约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方面。严肃查处违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问题,严控政府楼堂馆所建设,大幅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控制公务消费、反对铺张浪费,自觉把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要求。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办好群众的事,关键要让群众参与。所谓“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如果政府大包大揽,不顾需求大干蛮上,必然会招致群众反对。反之,发动居民全程参与,通过民主协商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事情才能真正办好。须知,群众从来不是政策执行的被动对象,而是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体力量。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以始为方向,以终为目标。“有始有终”的理念是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在许多古代文献中都有所体现。《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此言万物皆有本末轻重,万事皆有先后始终,能明辨先后顺序,则近乎于道。司马迁在《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中写道:“始之易,终之难也”,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始”与“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要勇于开始,又要敢于坚持。《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警示世人,想成就一番事业,要做到知行合一,时刻保持敬畏和自我约束,慎独、慎初、慎微、慎终。诚如老子所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徙木立信之举实现时代风气之变——奢靡享乐之风愈加式微,厉行节约蔚然成风;从文山会海中脱身,党员干部轻装上阵……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初,有人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又或者执行起来流于形式。如今,人们发自内心认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从疑虑到赞誉,靠的正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铿锵行动。作风建设带来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得到的成效,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必须警惕“歇歇脚”“喘口气”心态,坚决破除“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论调。坚持本身也是一种深化,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切实把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成功没有捷径,成事却有方法。晚清曾国藩有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意思是说:从大的目标去观察考虑,从小的地方去动手实践。这句话启示我们:做事要把“大”和“小”相结合,既要树立大局观,懂得“抬头看”;也要注重小细节,知道“踏实干”。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诱惑考验的也是个人修为。“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四下无人之时,糖衣炮弹之下,能否守住底线可谓“存乎一心”。不断修身律己,时刻严明私德,方能修好这个“心”。在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我们经常看到“贪欲膨胀”“生活腐化”等字眼,反映了这些“落马”干部私德不修、贪欲难止,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正身修心、廉洁自律的警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如此才能锤炼品德修为,涵养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奢生贪,俭生廉,俭乃为官之本色、为政之大德。纵观历史长河,“俭者廉本”这一明训体现在无数仁人志士的著述与实践当中。宋代范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其“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的警句,至今仍颇具启示意义。俭者清心寡欲,不近肥甘、不羡浮华、不役于物,故而不求奢靡、不图富贵、不为物欲所累,自然能养成克己奉公之德。反之,“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若做不到清廉,沉溺奢靡,必坠入贪腐深渊。因而,俭是因、廉是果,俭是源、廉是流。若戒贪,必去奢;若守廉,必尚俭。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从整治“会所里的歪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到严查“车轮上的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作为作风建设的破题之举,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以小切口促成大变局,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文章来源:新华网
近日,媒体披露了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发展与监管股原股长严福桥违纪违法案件相关细节。严福桥曾任原德阳市罗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原罗江区畜牧食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等职,在被纪检监察机关留置前已经两次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但他认为这些“只是偶然” “因为运气不好” ,甚至在已经意识到组织在调查他时。还有的认为彼此有承诺、信得过,定会守口如瓶、不会“反水” … …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一些腐败分子往往从收受小额礼金开始,然后肆无忌惮,最终发展到巨额贪污受贿。始终做到心中有度、行有所止,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警自省,方能行而不越规,为之不逾矩。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次学习教育对于进一步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肩负正风肃纪反腐重要职责,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在抓好自身学习教育上走好第一方阵,同时要立足职能职责,在保障全党学习教育上再深化。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以“永远在路上”的担当精神推进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各地各部门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锻造领导干部以身许党、夙夜在公的作风。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文章来源:新华网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为基层减负工作,连续7年专门部署推动,建立专项工作机制,以一系列实招硬招破形式主义之弊、减基层负担之重,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发力、狠抓落实,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过去令基层干部叫苦不迭、束手束脚的形式主义现象大大减少,基层干事创业生态持续向好,干部担当作为劲头更足、作风更实。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纪检监察系统有序有效开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抓责任、促落实,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确保全覆盖、无遗漏;抓重点、求实效,强调学习研讨要深,查摆问题要实,集中整治要严,开门教育要活;抓机关、带系统,把学习教育同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统筹起来,机关派驻协同联动、系统上下一体推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扣严实要求,锚定目标任务,统筹谋划推进,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工作安排表,细化具体任务,抓细抓实学习教育各项工作。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存养是党员干部廉洁修身的根基,它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党性修养与道德修炼。存养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一个懂得存养的党员干部,能够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在利益面前保持廉洁。这种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获得的。《孟子》有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是对这种存养功夫的形象描述。存养不是一时的功夫,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就像松柏经冬不凋,需要深深扎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也需要不断的滋养与维护。存养需要融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履职到重大决策,从待人接物到独处思考,都需要保持党性的涵养,通过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实现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心县监察委员会 吴忠市同心县监察委员会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宁ICP备20000862号-1
地址: 同心县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