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纪检监察系统有序有效开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抓责任、促落实,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确保全覆盖、无遗漏;抓重点、求实效,强调学习研讨要深,查摆问题要实,集中整治要严,开门教育要活;抓机关、带系统,把学习教育同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统筹起来,机关派驻协同联动、系统上下一体推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扣严实要求,锚定目标任务,统筹谋划推进,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工作安排表,细化具体任务,抓细抓实学习教育各项工作。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存养是党员干部廉洁修身的根基,它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党性修养与道德修炼。存养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一个懂得存养的党员干部,能够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在利益面前保持廉洁。这种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获得的。《孟子》有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是对这种存养功夫的形象描述。存养不是一时的功夫,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就像松柏经冬不凋,需要深深扎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也需要不断的滋养与维护。存养需要融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履职到重大决策,从待人接物到独处思考,都需要保持党性的涵养,通过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实现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正风、肃纪、反腐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让党永葆健康活力。
文章来源:新华网
自然生态要绿水青山,政治生态也要绿水青山。良好政治生态是涵养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土壤,是党的生机活力的源泉。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涣散人心、弊病丛生。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但也要看到,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因此,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弘扬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纪律好,如坚壁。”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人民军队的铁律,也照鉴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焦裕禄到乡下调研从不拿老百姓一物,还严格要求子女,不让他们“看白戏”;谷文昌生病到医院看病,一位在招待处工作的同志知道后,想每天送一杯牛奶给他补养身体,被他严词拒绝;廖俊波为群众和企业办了无数次好事,却从来未收过群众一件礼、吃过企业一餐饭……这样的党员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堪称心系百姓、遵纪爱民的楷模。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曾锻造了“延安作风”,并以此打败了国民党的“西安作风”。“延安作风”就是当时的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党性修养铸就的。在延安,朱德“甘为民仆耻为官”、林伯渠“革命先锋一老牛”、徐特立“生活简单如老卒”……像这些革命前辈一样,很多党员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只见公仆不见官”,形成了“十个没有”的政风社风民风。党员干部的这种品德修为、作风形象,给延安带来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气,让各界人士看到了希望,让人民群众有了依靠,也让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传递出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员干部要上好党性锻炼“必修课”,努力涵养过硬的政治品格,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在党性锤炼“大熔炉”中百炼成钢,在奋进新征程上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中,要坚决防止“上面生病,下面吃药”等形式主义敷衍应对,务必把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切实摆进去。
文章来源:新华网
很多时候,一个人底线的突破、行为的失守,大都是从一闪念上开始的。所谓一闪念,就是思想上开小差,给自己放松要求找借口、为自己贪图享乐找理由,闪出的多是为己之思、放纵之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叫停、不即刻刹车,就可能越轨越界,乃至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酿成大错。只有内心有铁律、有主宰,从一闪念上醒悟过来,才能防微杜渐,始终做到洁身自好。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古语云:“见欲而止为德。”意思是说:当面对欲望时,能够自我克制并妥善处理,可以成就高尚的品德。这句话劝导我们:做人要守心克己、戒贪止欲,方能成德达才、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年是推进巡视全覆盖的关键一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经党中央批准,2025年重点巡视省(区、市)。要准确把握巡视省(区、市)的规律特点,聚焦职责、抓主抓重,不断提升工作精准性、有效性。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戒掉“虚功夫”,要找准靶子,求得实效。作风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要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通过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问题,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
文章来源:新华网
守住小事小节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拒绝一次违规宴请、退回一份名贵礼品、纠正一次超标接待……每一次在小事小节上的抉择都映照着党性、原则与人格。新时代共产党人要有久久为功的定力,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在“小事”中锤炼党性,在“小节”处筑牢防线,严以修身、廉洁自律,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当无数个慎独慎微的瞬间汇聚起来,清风正气就会在持之以恒中蔚然成风。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以严管强约束。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更要常照自己。四次全会明确要求,“以严管强约束,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严明纪法要求,严守纪法红线,使纪检监察干部习惯在严之又严的氛围中工作生活。”要常态化检视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不断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面从严管理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提醒纠正,把严管严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点检之功,修身之本。“点检”二字,意为检查、反省。在放松之时,若能时常点检自身,则可谓修身之根本。古人修身,讲究“吾日三省吾身”,即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与心念。而“脱略时看点检”则更进一步,强调在放松之时,更需注重自我反省。为何在放松之时更需点检?因为此时人心容易松懈,行为容易失范。若不加约束,则可能因一时的放纵而酿成大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小的疏忽与放纵,往往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而,在放松之时,更需以点检之功,防微杜渐避免因小失大。古人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越是隐蔽之处,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越是细微之事,越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因此,反省之功、洁心正己,只有持之以恒、坚守定力,方能见到成效。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日,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巡视省(区、市)动员部署会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今年巡视工作,对巡视省(区、市)作出安排,强调要持续推动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是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装,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整体上认识党性、党风、党纪的关系,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化为习惯,以好作风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信赖。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扬斗争精神。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斗争是天然的品格、工作的常态。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仍然”重大判断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新征程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特征,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奋发有为善于斗争,秉持以党性立身做事的境界担当,向最难处攻关,不给自己留后路,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交锋、勇于亮剑,在同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作斗争时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斗争到底,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任何一件大事的顺利完成,表面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小事做好。元代大儒许衡有言:“克勤小物,而后尽于大事”,意思是说,在细微小事上勤勉耕耘,方能最终成就宏伟功业。告诫人们要注重细节小事,善于从浅处、实处、小处入手,做好每一件小事。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心县监察委员会 吴忠市同心县监察委员会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宁ICP备20000862号-1
地址: 同心县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