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当前,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扎实推进。持续深入纠治“四风”,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发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自觉”,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目的是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但是如何把道理讲深、讲活、讲透,构建“看得见”“听得进”“有意思”的思政课,把“难讲”变成“精彩”,把这门凝心铸魂的课程上到学生的心坎上,却充满了挑战。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和部署,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示范带动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思考;开展“作风体检”,切实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积极回应群众呼声,聚焦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开展整治……实践告诉我们,开展好学习教育,必须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把党员干部个人查摆整改与组织查摆整改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得深、查得实、改到位,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文章来源:新华网
《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指出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越往后执纪越严。过去十余年,我们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释放出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新征程上,面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放松,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梳理近期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发现,像黄志刚这样特权思想严重的并非个例。山东省淄博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市长宋振波被指公器私用,擅权妄为,违规决策;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陶仲伟被指权力观异化;黑龙江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张财被指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这些案例说明,特权思想在一些干部头脑里根深蒂固,特权行为在一些人身上仍时有出现,必须加大监督和惩治力度。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不得以建设党性教育培训机构名义变相建设楼堂馆所、变相搞旅游开发”“会议活动现场布置应当简朴,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党中央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作了修订,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现实中,有些人奉行“多栽花少栽刺”,多说好听话,少说难听话,以博得听者的高兴与接纳。然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顺耳的好听话未必都有所裨益,逆耳的难听话里往往有诤言忠告。基层的“疑难杂症”有哪些,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什么,老百姓心里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一枝一叶总关情,须听群众逆耳言。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纪律建设就像拧螺丝,必须时时紧一紧、常常拧一拧。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文章来源:新华网
清风扬正气,廉韵润人心。北京市2025年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活动近日启动,肩负三代从警使命的肖逸、京派旗袍传承人徐冬,以及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的田野家庭,分享了各自的优良家风故事;山西省高平市纪委监委机关和市妇联联合开展“清廉家风润万家”家庭助廉活动,通过一次廉政教育、一封廉洁家书、一场述廉分享等“六个一”活动,引导干部及家属充分认识清廉家风的重要性,共筑倡廉促廉的家庭防线……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优良家风,让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植根于每个家庭之中,成为其鲜明底色。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受贿与行贿一体两面、如影随形、相伴相生,是一根毒藤上开出的“并蒂毒花”。行贿人通过利益交换型的“花钱办事”、温水煮青蛙式的“感情投资”等方式,对党员干部不择手段进行“围猎”,是当前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必须清醒认识到,行贿行为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破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还严重扰乱公平的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秩序,损害营商环境,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党中央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旨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随着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地见效,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15日通报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这一事件暴露出个别医务人员医德私德的失守。穿上白大褂、戴上护士帽不仅是一份职业选择,更是一份生命重托。在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新时代,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行业的一道“必答题”。
文章来源:同心纪委网
年来,“何以中国”“网络中国节”等主题活动,“中国人的故事”“中国好网民”等网络互动引导活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赋能制作传播……一系列品牌活动突出地域特色、网络表达、全媒传播,一批优秀作品有内容、有温度、有力量,将网络空间里不断涌动的大流量,转化为温润心灵、滋养人心的正能量,推动网络文明蔚然成风。
文章来源:新华网
“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动员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政商交往,“亲”“清”二字缺一不可,这既是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健康有序营商环境的必然之举,也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长远之道。服务企业,要“亲”而有度。为了地方发展和民生改善,多关心支持企业发展、为其排忧解难,本是党员干部分内之事。若因为看到一些商人所谓“奢华”的生活而心态失衡,萌生攀比效仿之念,借职务便利“拿捏”企业索要好处;或被小恩小惠等“糖衣炮弹”所“俘虏”,在“人情”驱使下违规为对方谋利,服务企业、发展经济的初心就会变质为满足个人利益的私心,最终害己害人。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微瑕不补,大恶继之。平时看似无伤大雅的“点墨”,往往是吞噬灵魂的诱饵。贪腐的种子一旦萌芽,就会在权力土壤中疯狂生长。明代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述了一个故事,张瀚初任御史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某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一个穿新鞋的轿夫,起始时他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之后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轿夫由“择地而行”到“不复顾惜”的故事警示我们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当防微杜渐、慎终如始。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更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钉钉子精神刹住歪风邪气,纠治顽瘴痼疾,铲除腐败的温床。
文章来源:新华网
学不厌杂,蚕食万桑、蜂采百花,都有“杂”的一面。广杂而兼收并蓄,以此为底做专深,才能弥香久远。叶圣陶先生在《要做杂家》中说:“咱们要争取做个杂家,唯其杂,才能在各方面运用咱们的知识,做好报道,写好文章。”达芬奇能画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名作,与其做过建筑设计师,研究过地质学、水利学、机械学、解剖学等息息相关。任何专长都不是线性发展,而是“金字塔”式提升,需要庞杂体系支撑才能“更上一层楼”。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良好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既要崇德治家、勤俭持家,教育子女修身立德、自立自强、艰苦朴素;更要廉洁齐家,立下严规矩,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同时坚持公私分明,划清用权的界限、亮明办事的红线、守住为官的底线,决不用手中权力为家人谋私利。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劲竹立身破岩,挺拔坚韧,源于其咬定青山,向下扎根,厚积薄发。年轻干部正处于事业的起步期,初生牛犊,重任在肩,首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把稳思想之舵,保持政治定力,将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面对挫折考验、利欲诱惑时,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只有像竹子一样不断向下扎根,厚植动能,才能向阳而生、茁壮成长。年轻干部要涵养沉稳之气,磨砺成熟心智,切忌浮躁心态,在日拱一卒中成长进步,在实践出真知中厚积学识才干。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心县监察委员会 吴忠市同心县监察委员会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64030002250010号
备案号: 宁ICP备20000862号-1
地址: 同心县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