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要闻 > 自治区 正文

同心:念好“四字决”赋能案件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宁夏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0-23 08:10:00 | 打印 | 字号:TT
分享至:

  同心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念好“严、能、畅、改”四字决,当好“九大员”,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工作质效,在案件质量、能力提升、纪法衔接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不断助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

  以“严”立标,筑牢案件质量生命线。严格审核把关,当好案件“质检员”。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纪法为准绳,对每起案件的证据链、事实认定、定性量纪进行全流程审查,建立“一案一审核、一案一反馈”工作机制,推动办案部门“从第一次就做好”。深化案件评查,当好问题“排查员”。坚持“三位一体”的常态化、全覆盖案件评查工作格局,做实做细日常评查,定期开展全面评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评查。制定《同心县纪委监委案件质量评查办法》(试行),聚焦问责案件、集中整治案件等重点类型案件,在对标《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及评分细则》的基础上,细化统一案件评查标准,建立“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复核验收”的管理机制,形成以评查指标为基准、以整改闭环为保障的双轮驱动机制,推动提升案件质量。

  以“能”固本,夯实执纪执法业务根基。加强规范提示,做好法规“宣传员”。围绕一线办案需求,定期梳理汇总纪法条规,常态化收集办案中存在的个性、共性问题,集中解读《办理问责案件规范指引(试行)》《常规违纪违法行为定性量纪规范指引》《审查调查取证规范指引》等文件,为做细做实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提供指引。强化自身建设,当好业务“导航员”。针对部分人员办案经验不足等实际情况,注重挖掘案例“富矿”资源,从提高定性处理、证据收集、程序规范等方面撰写课件,精心制作课程《提高办案质量的几点思考》,通过案例研讨,实务参考、实战化教学等方式开展培训,提升业务指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办案人员执纪执法能力。

  以“畅”提效,优化办案系统效能。主动靠前服务,当好部门衔接“联络员”。充分运用提前沟通等工作机制,做好业务咨询答复工作,针对审查调查工作中提出的性质认定、纪法适用、文书使用等问题,由审理小组或室务会议讨论后及时予以答复,做到靠前服务“不包揽、不越位”。今年以来,对今年查办的教育领域“校园餐”“教辅材料征订”方面系列关联案件提前介入,加强审核指导,有效提升了该系列案件办理质效。健全会商机制,化身司法协作“摆渡员”。与检察院、法院建立“重大案件提前介入+常态化会商研判”机制,针对案件定性、证据标准、法律适用、涉案财物等关键问题联合分析研判,确保“纪法”“法法”衔接高效顺畅。明确审理流程,争做流程“优化员”。梳理案件受理、审理、反馈全链条,制作《案件审理流程》,细化程序、手续的审核,主体身份的审核,常用证据的审核,常见违纪违法、职务犯罪问题的定性及审核等内容,解决“审什么”和“怎么审”的问题,对行政处罚、司法判决及简单案件开通“快审通道”。

  以“改”促治,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常敲警示之钟,做好廉政“预防员”。发挥审理部门掌握案件资源和警示教育素材优势,认真梳理案件中易发的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做好案例分析,通报违纪违法案件,在案发单位召开“两会一展一例”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举一反三、自查自省,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着力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截至目前,督促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8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0次。聚焦执行回访,做好教育“疏导员”。将回访教育与处理处分执行、日常教育监督等工作相结合,完善处分执行“一次性告知”机制,及时跟进了解执行过程,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坚决防止处分执行“打白条”“打折扣”“搞变通”现象。制定年度回访教育工作计划,深化室组地联动回访教育模式,常态化开展受处分人员跟踪回访工作,重点帮助受处分人员分析所犯错误的根源,做好教育疏导,听取所在党组织对回访者的基本评价和反映,帮助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困难,把再监督再教育再关爱落到实处,以回访教育深化处分执行疗效。(同心县纪委监委)

>>><<<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心县监察委员会  吴忠市同心县监察委员会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64030002250010号

    

备案号: 宁ICP备20000862号-1

    

地址: 同心县行政中心